在俄烏沖突和歐洲能源危機的影響下,近幾周來有關歐洲制造業“大遷徙”的報道已屢見報端,而身為“世界工廠”的中國,無疑也有望從中“分得一杯羹”……
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(IW)本月初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,德國今年上半年在中國的直接投資高達100億歐元,有望創下歷史新高。
本月早些時候,德國化工集團巴斯夫在湛江啟動了一個巨型綜合體生產項目;而更早之前,默克也宣布中國首個OLED材料生產基地正式在上海浦東金橋落成并投入運營。
這些大型制造業企業橫跨歐亞大陸的布局,顯示出在疫情和地緣局勢導致的全球供應鏈沖擊下,越來越多的歐洲公司正嘗試加大中國供應鏈本土化的投資。那么,歐洲企業當前的對華投資環境變化,究竟呈現出哪些新趨勢呢?
研究機構Rhodium上周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就顯示,歐洲的投資眼下正變得更加集中,無論是從參與投資的企業、它們所經營的行業、還是投資來源地來看,皆是如此。
巨?/span>
[登陸后可查看全文]